未来二十年最火最赚钱的领域是什么?
乌鸦小编 发表于:2019-9-29 21:56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4804
推荐理由:未来二十年,什么最赚钱?财富的估值洼地在哪里?

作者:拾叶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1

“财富阶层固化”这几个字,成为了很多人的心病。尤其是那些月月拿着几千元工资的平庸之人,最喜欢把这几个字挂在嘴边,好像自己没有一飞冲天,而沦为普通人就是因为整个社会已经财富和阶层固化了,没有给自己一丝机会。

这几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拾叶接触了很多大成之人。越是深入了解这些大佬,我越是觉得,平庸之人的短视不可论世。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高速腾飞的四十年,而中国的阶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巨大的体量规模在不断重塑。

这些能改变你命运的机遇,大约每五六年就会出现一次。

一个普通年轻人,从22岁进入社会,到40岁不惑之年,大约能碰到3次。

只要你能抓住一次,就能远远的把同龄人抛在身后,和时代的浪潮滚滚前行。如果能抓住两次,则可改变自身的命运和阶层,富甲一方。如果三次都能抓住,则是大能之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家族的荣耀,整个家族的地位和阶层都能因你而跃迁。

然而这些人却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不怪乎,能洞穿大势之人,不多矣。

而如何洞悉当下,看清云烟萦绕的未来,乘着大国之运,改变自我财富阶层?

那你要把这篇文章认认真真的反复揣摩几遍。

2

从2018 年初到现在,这两年我们走的不容易。我们遭遇到了经济挑战。

可以说,从2018年初,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较困难的时期,高层在2018年初制定的多项政策目标由于鹰酱的毛衣冲击不断被干扰而被打断。

2015年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缓解了上游产业链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同时对民营企业的挤出效应过于明显。

利润被腾挪,再加上严厉的环保监察风暴和交叉叠加的金融审慎从紧风向,处于产业链和资金链下游的民企日子过得很艰难,市场信心遭遇到了空前打击。

权威人士表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这种态势从2018年一直蔓延至今。

虽然进入到2019年三季度,当局在部分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做了明显调整(比如央行的全面和定向降准,各地以及各地财政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拿出针对性产业支持和财政政策),但仍未有效扭转这种态势。

2019年8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创下了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的新低。



很多人对此并不感冒,但你要知道工业增加值是社会创造净财富的能力,是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根基。

2019年8月,这个数据的同比增速仅为4.4%。

在工业制造业的上游,我拿到了几组数据:2019年1-7月,金属切割机床下降11.7%,数控金属切割机床下降24.8%,数控系统下降27.5%,金属切削工具下降5.8%,滚动轴承下降5.8%,液压元件下降1%,模具下降15%,包装机械下降5%,集装箱下降36.8%。

一叶随风落,天下便知秋。

造机器的机器都卖的不好,消费端制造业肯定也一片萧瑟。

2019年1-7月,占国民经济十分之一的汽车行业,销量同比下降11%,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5.5%,彩电产量同比增长仅1.4%,电子元件生产同比下降24.9%。

工业制造业的不景气让很多身处各行各业的员工升职加薪成为了泡影。而更让这些背了月供的房奴闹心的是,随着非洲猪瘟的影响,普通猪肉在超市价格直逼30元/斤。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整体肉类的价格攀升,家庭消费开支成本急速上升。

一个非常让人难受的经济场景出现了:

工业向下,物价向上。

3

上面出现的这些不过是我们中观和微观发生的一切不尽人意的经济场景。事实上,我们面临的是比这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史上最严厉的“房住不炒”政策严控。


房地产的供给端(开发商)出现:限融资、限地价、限房价、限商改住、限签。

房地产的需求端(购房者)出现:限购、限贷、限售,以及部分限离、限落户N年。


房地产供需两端都在按,并且按地很使劲。

资本市场上,科创板的诞生使得资金的嗅觉更加的灵敏,大量资本纷纷涌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些资本不仅仅是new money,old money也纷纷跟进涌入。

而A股从年初至今,海润光伏、雏鹰农牧、众和股份、长生生物等众多上市公司纷纷退市。顶层设计让新池子倒闭、旧池子进行改革。

货币市场上,利率分层更加细分,央行通过LPR机制开始重构利率报价/定价机制。

想给的行业,低息易放款;不想给的行业,高息、额度少。

而国外:大洋彼岸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的征兆,欧洲面临民粹上台之后的分裂风险,中东不说了,几个无人机就能把沙特一半的石油产业摧毁,也是没谁了。中东之变估计也不远了。

面临复杂严峻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只能把目光放在顶层设计的改革上。

也就是我一直告诉大家我在等的一个会议——十九届四中全会。

对国家改革、政策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每届的三中全会都担负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而本届二中全会由于讨论了其他议题,所以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议题的会议往下顺延了一次全会,所以本届四中全会,事实上,就是历届的三中全会,也就是重点讨论未来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会议。

而你要知道,我们国家每次发生重要经济体制的改革,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4

我给大家讲两个重要的年份:1978年和2013年。

先讲1978 年。



1978年的中国,GDP 只有3678亿元,全国劳动力有80%都来自农村。由于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特殊时期,国内经济掉的很厉害。

当时人们的人均粮棉油所有量,几乎相当建国之后头几年的水平。所以,当时出现了一个带有时代特点的产物——粮油票。

很多人在城市没地方住,都住在工厂、教室、食堂等地方。

那个时候,是中国经济积困的年代,从民生到宏观经济面,都很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当局第一次在全民皆公的情况下,开放了农业。

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18位农民签了“生死状“,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在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这次改革,大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甚至产生了富余劳动力。

产生了富余劳动力,这为后续一连串的改革埋了下一条厚重的伏笔。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总设计师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提出了的几大战略:

一、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

二、招商引资(外资资本+技术);

三、沿海地区改革开放;

四、工商企业制造业先行引进外资;

五、开放适应国际规则为前提,倒逼国内改革。

如今看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包括之后乡镇企业的崛起发展,92派企业家下海经商,中国2001年底加入WTO经济二次腾飞。

这都都源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次会议,都改变了数亿人和家庭的命运!

这几年热播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大江大河》无不因为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一群普通老百姓,作为改革浪潮的先行者们在变革的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不断沉浮最后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主席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5

2013年。

2013年,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是平淡无奇的一年。但2013年,对当局来讲,却是一个不能绕过去的重要年份。

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所具备的优势生产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纷纷消逝而去。

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刘易斯拐点到来,人工成本开始变得越来越贵。而房价的上涨,土地成本水涨船高。雾霾之下,环境成本也越来越高昂。

在20019年四万亿的货币刺激消散下,国有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速在2012年开始出现负数,也就是——亏损。



2013年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场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在未来的这些年,这场会议将改变了数千万家庭的命运。

这场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会议,我总结了有两个重要的思路,一个是改革,一个是开放。

改革开放年年都有人说,但真正理解这四个字含义的人,却不多。

先说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次深化改革,有两个重要的点,一个是国家大力推动城市落户,一个是放开二胎。

下面是公报内容:

城市落户: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单独”生育二胎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这两个政策孕育的能量是巨大的。

但这两个政策刚出来时候,很多人并没有感受到这两个政策将带来多大的势能,直到一年后,全国一二线城市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大牛市后,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在房地产供给不能短期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带来的是就是供不应求。

而二胎政策,加大了城市的中产精英阶层加速置换房产的意愿和行动力。笔者在2015——2017年这三年,看到了大量改善型购房者通过出售自己住的两房去换置三房和四房,为二胎长大后,家里老人看小孩,和老二长大分房后做准备。

再来说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一共16章60条。其中的第7章,大篇幅的讲了讲新时代开放要采取的一些措施。

如果我们把这关于开放的一章仔细看看,2013年之后的这六七年开放的轨迹就是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来走的。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开放:(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制)

一、建立上海自贸区;

二、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三、扩大内陆沿边开放(一带一路)。


2013年底的时候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提出了“一带一路”方针,提出了中国开放的新格局。

过去我们是通过海洋走向世界,现在“一带一路”就是要恢复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经济带是唯一两大洲的陆陆相连,我们和其他洲都被海洋所隔开,只有亚洲和欧洲是陆陆相连。

所以通过一带一路我们要和130个国家能够逐渐实现开放。基础设施相连相通,金融相连相通,商业贸易相互流通,教育文化融合相通,经济政策相互连通,形成五通格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看清楚政策形势的金融弄潮儿早就在股市里埋下了伏笔。

如果大家复盘2013年至2015年,这一波大牛市的历程。里面的核心线就是上海自贸区板块和一带一路概念板块。

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平均涨幅都在5倍以上。这也为2014年开启的轰轰烈烈的杠杆大牛市提供了主要概念板块和信心的基础。



所以回顾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的经济发展基本上走了三部曲:

一、发展制造业,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赚外汇;

二、国内加大建设(房地产、基础建设)力度;

三、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增强第三产业。

6

如今,我们走到了2019年。

如果回顾历史,2019年我们肯定要比1978年和2013年要好很多。

中国的经济经过高速发展,2018年底经济总体量已经高达90万亿人民币。我们在世界的经济份额占比越来越高,接近15%,而美国占比24.3%。



如果把全球十个主要大国的经济数据做一个对比,你就能看到G2的时代已经悍然来临,毋庸质疑。



我们的崛起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警惕。大洋彼岸的鹰酱在一年半前借口贸易逆差悍然挑起经贸对峙。

如果我们研究全球商品贸易情况,2018年全球商品进出口数据如下:

全球商品出口总额为19.475万亿美元;

全球商品进口总额为19.867万亿美元;

全球贸易总额约为39.342万亿美元;


这里面,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为全球前四大贸易国。

而作为全球商品第一的进出口大国的中国,数据如下:

2018年中国进口商品贸易金额:2.13万亿美元;

2018年中国出口商品贸易金额:2.48万亿美元;

201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4.62万亿万亿美元;


单列数据大家可能感受的不太直观,如果把我们建国以来,中美德日四个国家的贸易出口占比放在一起做个对比,可能给大家的震撼感更加强烈。



当美德日的贸易出口在全球占比都在持续向下的时候,我们在全球出口占比一路飙升,几乎不曾停歇。

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西方国家这么忌惮我们的高速发展。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可撼动。这也是中国的产业纵深如此强大的一个数据呈现。

而中国经济的崛起,贸易吞吐量的不断增加,深刻的改变了全球的体系。

如果一个国家只是出口大国,那么他不一定是经济强国。比如巴西阿根廷这些主出口农产品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智利这些主出口矿资源的国家。

但进出口大国却一定是经济强国。

进口强代表着你的需求旺盛,而出口强,则证明你的产能是巨大的。

因为这种国家不仅主导了全球消费,还主导了全球供给(世界工厂)。

更重要的是,进出口贸易金额不断增加后,你还可以主导贸易双边的支付清算,而这个国家的货币也逐渐可以成为国际货币。

没错,我说的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我说的就是我们国家。

这种成长摧毁了一套体系。

二战之后,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制定了一整套全球分工、贸易、货币秩序。也就是我们过去经常提到的全球三层级构架体系。



在这个架构中,大家各司其职,欧美发达国家负责全球消费需求主导、中高端制造,高科技研发,主导消费。

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负责中低端制造加工,而南美洲、澳洲、中东等地区的国家则负责提供基础物资原材料。

而中国的崛起,逐渐打破这个套由美国制定的全球贸易货币体系。



在经济水平、对外贸易上,中国的体量势能都已经成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资本市场、外汇交易、支付清算以及国家话语权这些短板等,随着经济体量和对外贸易这些基础的不断崛起,也会补足短板。

这是不能回撤的趋势。

所以就如我之前所描述,这种竞争是全面性的。

所以我们和鹰酱的摩擦,台桌上是贸易对峙,台桌下是科技战、是意识形态冲突。已经不用多讲。

7

很多国际舆论声音说我们有很多领域还不够开放,没有实现当初加入WTO的承诺。但最近两年,我们在农业、矿产资源、电网、交通、金融等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开放。这是我们的努力成果。

在农业方面,我们取消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稻谷、小麦、玉米收购、批发的外资准入限制。

在矿产资源方面,我们取消特殊和稀缺煤类勘查、开采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在电网方面,我们取消电网建设、经营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在交通方面,我们取消铁路干线路网的建设、经营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铁路旅客运输公司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在金融领域方面,我们取消对中资银行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持股比例的限制。并且在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这些都是我们开放的领域做出的努力。

而这种开放,其实都在慢慢的孕育着一股巨大的改革能量,让外部的规则去倒逼国内的这些行业、产业进行自我改革。

8

而我们本篇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下面的研究——改革!

我们目前进行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新旧动能转换!

换句话说,也就是房地产往股市(实体经济的映射)的转换。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头二十年就是埋头苦干的搞实体经济。到了2003年,我们的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各个城市要大搞建设,而搞建设是需要负债来推动的。否则天量的资金从何而来?黄河之水天上来么?

但是负债有讲究,要么就对外负债,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而这条路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走过,借钱的代价就是韩国自己的国家经济主动权很多都要暴露和受监控给这些背后是鹰酱的国际金融机构。

要么就对内负债,借全国人民的钱。我们选择了第二条路。

而负债需要抵押物,这个抵押物就是房子。

从1998年房改,住房分配制度过度到商品住房货币化制度,2003年开始商品房的贷款规模急速扩张后,我们就走向了这条对内负债的不归路。

中国过去二十年房地产的繁荣,其实说到底就是国家与居民在土地与存款之间的一次债务交换。

而在这场交换过程中,由于1994年当时的分税制设立,地方一边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一边却无法从中央得到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所以导致此后数年,地方的负债工具逐渐演变为对土地财政的持续依赖。

而这种依赖逐步形成了一种极其强大的自我强化螺旋模型:

地方财政需要钱搞城市建设从而出让土地 → 土地价格不断上涨 → 房价不断上涨 → 房产作为银行唯一抵押物品发放贷款/信用货币持续派生 → 货币增多重新流入资产市场导致房价继续上涨 → 房价的上涨不断的刺激购房者不断的去购置房产。

这种模式到了这两年已经无以为继的地步,中央银行每放出一块钱的信贷货币,有6到7毛钱就跑到了房地产和房地产相关链条的行业里,而其他的制造业、农业、教育医疗等等行业才能拿剩下的3到4毛钱。

这就导致制造业失血。

前面你看了我讲的经济发展史,你就必然明白,中国无数间世界工厂,是中国经济走向繁荣伟大的核心动力。

我们的全球一体化和城镇化进程,落地到中微观,就是这么一个个工厂所搭建起来的经济支柱。

房子的建设,需要货币的支撑。而真正支撑货币,支撑中国房价的秘密,是全球一体化下中国大量的世界制造业工厂。我们全社会的现金流是需要这些工厂赚取大量的利润来维持的!

至此!房地产作为对宏观发展国内经济建设对内负债的锚已经到了尽头。

而宏观债务之新锚,要重新回归要实体经济上。

这也就是我讲的房地产——股市之新旧动能转变最核心的逻辑。

只有让资本从“房子”出来,流入中高端制造业、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我们的经济才能继续健康的发展。

而这需要一个池子来承接,这就是股市。

如果看目前中国股市,沪深大盘指数背后是三千多家上市公司,而这三千多家上市企业是我们最强的经济内核——实体产能。

但这个老池子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却无法承接这么重要的历史重任。

原因大家也都清楚:第一,这个池子脏,比如制度不完善、规则漏洞多、信息不对称;第二,这个池子里的鱼腥,比如财务造假、业绩差、不分红、圈钱、内部交易老鼠仓等等。

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新挖一个池子。

这个池子就是——科创板。

科创板的目的绝不是让所有散户都在里面致富,他最大的历史责任是引活水,放新鱼!

这个新池子的制度都是重新制定的,通过新池子的制度实践推广,去倒逼老池子改革。比如完善老池子的制度改革,增加退市力度,恢复股市的投资功能。

这是资本市场里监管层正在努力推动的。

所有你能看到的新的政策的出台,一些很多人不能理解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科创板要给那么高的估值,其实无非就是为了一个达成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完成这个新旧动能的转化。

这是在资本市场上的改革,而在真正的实体行业产业里,从2016年5月1日之后,全国开始推广营改增试点,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制造业行业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巨头在大搞兼并收购。

营改增使得整个制造业的链条税链成形。巨头们大搞收购兼并之后,可以让整个链条的税得到最大的抵扣。

同时,链条里每个节点公司被收购之后,每个节点公司在巨头的规划下,可以专心致志的去精攻属于自己的领域。

各个研发环节、交易环节、管理运输环节的成本可以通过大数据把投入产出比控制在最低。

那么这种并购浪潮最终所能形成的就是——各个行业的巨无霸公司。

这些巨无霸公司,正是我们新池子建立起来之后,急切需要的。

我们的资本市场继续这种能在全球市场叱诧风云的巨无霸去支撑我们的市值,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宏观债务之锚形成。

看到这,所有在雾霾之下的脉络仿佛都清晰了起来。   

当所有的并购都完成,当新池子倒逼老池子改革完成,当老池子的腥鱼都死的差不多的时候,就是我们勇敢入市,开启波澜壮阔大牛市的起点。

放心,这一切,都会实现。

我们过去四十年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制度改革史。每次改革,都会有红利所迸发释放出来。

只要你能抓住一次,就能远远的把同龄人抛在身后,和时代的浪潮滚滚前行。

而中国的制度改革虽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改革的红利还会不断出现,但是,它能给普通人参与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而正在看本文的你,是幸运的,在未来数十年,你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点。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