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乌鸦小编 发表于:2019-11-18 21:13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22791
推荐理由:八年前,国内的创业者只要照搬美国本土的热门创业项目,在国内搞个中国版本,就可以融资、组团队、冲击高估值。当国内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基础设施高度发达,市场已然充分竞争,拷贝中国模式到东南亚对于创业者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作者: 大海骡  

本文来自公众号:青年横财发展会


当所有人都说眼下创业环境差、没机会,一位山东兄弟却野心勃勃地要在印尼复制一个喜马拉雅,扎更野的钱。

哥们儿名叫李自然,年龄30岁左右,产品经理出身。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名字很天然,长得也清爽


下边这位白衣男子就是他,另外两位是合伙人小邵和小杨。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他凭什么这么狂?

2019年初,小李在B站上发了个视频,给大家盘盘2019互联网创业新机会。我心想这口气不小啊。打开一看,他大概说了这么几条:

  • 中国互联网高度发达,同时人口红利快没了。
  • 对中国创业者来说,出海倒是好机会,可以把国内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照搬出去。
  • 去哪儿合适呢?北美本土创业者实力太强,欧洲市场增长较缓慢,非洲发展速度较慢且不受资本重视……
  • 东南亚,对中国人来说是目前最好的创业目的地。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图源:真格基金

看了之后,我频频点头:说得有理?。
小李之所以讲得令人信服,是因为他本人是个连续创业者,赚过钱,爱思考。
虽然长得细皮嫩肉,但他其实是个真·山东硬汉:上高中的时候拿过电竞比赛冠军,大学没念完就出去创业。倒腾过电脑店,做过北美导购网站、社交产品,第一桶金是赤手空拳赚的。
不过我当时看了视频也没觉得怎么样。嘴上叭叭和实际行动是两码事,爱说不爱干的人太多了。
然而,当我10月再看他的朋友圈,发现大哥已经在印尼雅加达坐拥团队,吃着火锅加着班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从设想到吃火锅,小李的行动力快得惊人


01

飞到印尼看一看


为啥小李要去印尼赚钱呢?


前边说过,他出海的基本思路是“把国内成熟的互联网产品商业模式搬进海外市场”。全世界互联网红利期还没过、潜力最大的市场,要数印度和印尼。
印度那边创业竞争很激烈,歪果人过去硬刚没什么赢面。
印尼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据2015年数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统计署统计数据平均值),印尼目前是世界第16大经济体,东南亚第一;人口规模近3亿,同样是东南亚头号。
大家通常都认为新加坡是东南亚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国家,这倒不假;但论市场潜力,地广人稠的印尼比新加坡这个花园城市更强。不仅如此,老龄化问题在印尼完全不存在: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50%;互联网用户1.33亿,其中66.22%还不到35岁。
可以说,得印尼者,得东南亚。
但是相对于印尼经济的体量,它的人才储备落后很多,也没那么多海归。
翻译过来就是:印尼不缺劳动力和消费需求,而急缺创业人才。中国人过去创业的前途很光明。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不过印尼在很多人心目中不算太平,政府腐败、官商勾结,还时不常闹个排华。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呢?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到现任总统、政治强人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他被当地华人称为“印尼邓小平”,从2014年就任起,持续推动印尼改革开放。他在任期间,印尼GDP总量在2018年突破一万亿美元,进步相当大。
佐科发过宏愿:印尼要在2045年成为一个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万亿美元、人均年收入达到约2.3万美元的国家(2017年,印尼国民生产总值为1.016万亿美元)。
佐总统商人出身,早年干过阿里巴巴B2B业务的供应商,很清楚互联网商业对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多大。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佐科和杰克马亲切握手

因此,目前印尼市场的国际化和开放程度非常高,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能为印尼国民经济做贡献的创业者,去了都是客。可是,小李和团队伙伴甚至都没去过印尼,对那个地儿一无所知。调研从哪下手呢?小李他们先把所有关于印尼创业的公开资料过了一遍。但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印尼的很多数据和资料其实是滞后的,这么赛博研究还是隔了一层。
还是得问问有经验的人,另外亲身去看看。小李当即召集合伙人之二——小邵和小杨,直接跑一趟印尼首都雅加达展开激情考察。
创业熟男李自然对出海圈人脉相当熟悉。前边说过,他做的自媒体视频在B站挺火,这也是他很重要的一步棋:通过做视频打开知名度,积攒人脉。
到了印尼,他召集熟人和粉丝,推心置腹地交流了下。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在印尼创业的前辈都不是一般人。一位Mark大哥在雅加达经商16年了,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还有位哥们儿要搞印尼版“中国农业银行”,听着不太靠谱,但人家确实已经收购了一家银行。
朋友们实实在在地帮了小李团队很多忙,还提醒他们:也有当地华人会蒙骗同胞,别轻信不熟悉的人。
就这样,经过10天的亲身调查与体验,小李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独家印尼商业情报网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顺便还去伊斯蒂克拉尔清真寺观了个光


前边说过,李自然想做个印尼版的“喜马拉雅”。他怎么就看上了这条路呢?印尼互联网商业发展时间虽短,但速度相当快。目前,在那里已经有了印尼版支付宝、顺丰、爱回收、货拉拉……
再比如印尼天字第一号互联网独角兽GoJek,就比较像微信+美团。用这一个“超级App”,用户可以叫摩的、叫外卖、寄快递,还可以享用预约按摩、买药等等本地生活类服务。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而小李根据搜集到的情报盘点了下,发现印尼还没有类似喜马拉雅、蜻蜓FM的音频分享平台。
印尼用户很爱听音频节目,但用的都是Spotify、Podcast之类,没有本土App。他们需要一个深度本地化、更符合用户偏好的产品。
另外由于基建不发达,印尼网费贵,网速也慢——他们有五大电信运营商,4G网络平均下载速度都低于全球平均值16.6Mbps。相对于视频,这样的客观条件更适合搞流媒体音频。
喜马拉雅估值将近300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国市场和印尼市场1:10到1:5的比例,要是做个印尼版本,估值能干到30亿?60亿元人民币左右。
生意的天花板够高,有干头,就是它了。从印尼回国后,小李先去拜访了国内做音频平台和内容的大拿们。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除了学平台搭建、运营经验,他也从内容生产的角度学习了很多,姿势水平大幅提高。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信息储备得差不多了,项目就正式走起来。

02

说干就干


第一步做什么?小李是产品经理出身,从产品研发开搞,对他来说是最轻车熟路的打法。

李自然跑到了杭州,那里有他合作多年的产品技术团队。这帮哥们儿有阿里背景,跟小李也非常熟,合作起来相当顺滑。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在杭州,李自然给团队开动员会

大家加班加点,只花了一个多月就搞定了研发,进入真实用户测试阶段。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小邵和小杨则负责继续跟进雅加达事务,国内印尼两头飞。


他们找了中介公司,花了2万元人民币把公司注册了。当地政府效率挺低,两个月才批完手续。印尼方面对部分行业有限制,外资要进入比较难,幸亏他们没踩雷。
租办公室,小邵和小杨选了市中心的共享办公空间GoWork,地段好,方便各路客人来聊聊合作。他们social能力也是一流,还跟人家集团销售VP唠上了,这才知道对方是从中国共享办公行业出来的。
在印尼招员工是麻烦事。那边极缺IT人才,大部分人英语水平也很一般。怎么找合适的人呢?
小李他们决定,把本地化运营团队安置在印尼,技术团队用国内班底。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小杨给印尼本地团队开会


创业前辈讲过关于当地员工的奇闻:有些人三天两头请假,理由都是爷爷去世、奶奶重病之类,令老板无法拒绝。还有些人,前一天发工资,第二天就不来了,过一个月又来面试。
为了提高招人效率,小邵小杨从印尼顶尖高校定点聘用local精英,边工作边培养。他们还给员工打预防针: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南山区,有很多中国年轻人正在拼命奋斗。咱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团队组建好了,产品也OK了,真刀真枪开始运营的时候到了。
互联网产品的前一万名用户是最难争取来的,这第一块硬骨头应该怎么啃?按照国内音频平台的做法,最好先签约已经有群众基础的KOL。这样一来,他们原有的粉丝也会自然地汇聚到新平台来。
小李他们调研过,音频内容用户一旦认准了某个播主,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收听ta的节目,这对平台来说是留存粉丝的绝佳办法。也就是说,签一批强有力的KOL既能拉新,又能保证用户留存率。一两年后平台成熟,小李就可以向用户收费了。
雅加达办公楼里经常有顶流网红、国民级电影明星出没,他们签下的第一位KOL就是搭讪搭来的。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从雅加达的办公室往外看


不过在项目还没啥名气的情况下,要签牛批网红还是很难。有位大哥叫DMZ,是Spotify上的当红艺术家,在印尼乃至整个亚洲都有一大票粉丝。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小李团队也向他提出了签约邀请,没有收到任何回应。这时,小邵想起了上大学时用过的“室友包围女神”追求法则:想追女神,要先跟她的室友混熟,让她觉得“怎么都认识这男的”,距离就能一下子拉近。
于是他们照着DMZ的“相关艺人”列表就是一通联系,签下其中的很多位。一个多月后,DMZ果然主动发来了消息。合作就这样搞成了。
在大家的努力下,摊子支起来了。
捋捋小李团队的创业时间线:
  • 3月第一次去印尼调研。
  • 7月注册公司、搭建团队。
  • 10月签下了几百位KOL、完成产品研发和测试。


一共花了4个月时间,咔咔就把事儿办了。
到今天,小李的团队又扩大了一圈,产品已经上线,还签下了几百位当地KOL——他们自带粉丝,多的有几百万粉,少的也有几万,给小李的音频平台引来了最初的种子用户。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在雅加达开会

小李的野心还是那么大:先占雅加达,再把印尼拿下,最后制霸东南亚!(单押×4)

03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李自然最牛的一点还是效率够高。他几乎是说干就干,压根没犹豫。跟他聊上后他告诉我,创业者就这样,对过去干的项目不满足了就另起一摊,干就完了。
不过,目前入局东南亚的中国创业者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跟资本的朋友聊了聊,朋友说,就他观察,一个中国团队要在印尼坚持过两年,才算站稳脚跟;这个时间节点之前,风险还是不小。
10月最后一天,也就是万圣节,小李、小邵和小杨跟团队在雅加达搞了次小联欢,相当high。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就能赚钱,这个山东小伙已经做到了

虽然现在笑得欢,不过未来他们肯定会遇上各种困难。
比如,小李之前做海外项目,都是在国内远程控制海外团队。这回不一样了,他和合伙人是真·肉身出海。要在异国他乡管好一个中国&印尼的混血公司,对他们的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是考验。但我还是相信,小李和他的伙伴们能够把困难一一克服,获得他们想要的成果。
在创业这件事上,我和李自然的观点一样:有想法就去干,不要怂。不要光听别人哔哔说环境是好是赖,试试才知道行不行。这个时代就是缺有头脑又有执行力的人。还是那句话:机会来了,你得中用。李自然和他的项目未来走势会如何?横发会将持续关注。


创业找资源,上乌鸦部落
扫码或搜索关注公众号“wuyashequ”
可以直接微信登陆发布资源需求。
221735nr67mm26u99b6i8i.jpg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