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pjxlovehk 发表于:2015-3-22 21:3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379
周黎安(2007)的文章,提出了“晋升锦标赛”的概念。为什么从这里入手呢?因为晋升锦标赛解决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动机问题。
在此之前最为著名的从政治方面讨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是钱颖一等人提出的“中国特色联邦主义”,也就是说中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管理权力的下放,以及财政分权。有了这两方面的激励,地方政府就会更加维护市场,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而周黎安认为,以上的理论虽然有道理,但是可能作用有限。周黎安(2005)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概率与其辖区内的GDP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在考核地方官员的时候,其辖区内的经济增长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如此,地方政府官员就有很强的激励去促进其辖区内的经济增长。这一逻辑非常自然,我想应该是没有人不相信的。所以题主的第一个问题,回答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的确促进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发展?)。
然而,这种制度安排也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先来说好的一方面。地方政府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这本来就是一个好的事情,解决了辖区内的就业问题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地方政府可能还会在财政支出上参与竞争,比如卢洪友、龚锋(2007),郭庆旺、贾俊雪(2009)等等。财政支出上的竞争一方面可能是提供基础设施支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在教育(周亚虹,宗庆庆,陈曦明,2013)支出等方面竞争,从而起辖区内的居民获益。
当然,我们着重要说的是不好的一方面。
最大的问题时,基于“晋升锦标赛”的地方政府竞争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比如地方保护主义曾经在中国泛滥成灾,这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不无关系。地方政府刺激辖区内的经增长手段非常有限,无非是投资(内资、外资)。如此,在一些地方,行政支持的投资又会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
而不管内资外资,有一个时下非常火的问题与之密切相关,就是环境。比如在经济学领域就有“污染天堂”的假说,也就是发达国家把有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大量文献检验了这一现象,比如李小平、卢现祥(2010)讨论了污染和CO2排放的污染天堂假说。
此外,财政方面,除了财政支出的竞争,还有税收的竞争。但是中国不同于美国的问题时中国的税率是中央政府制定的,而不是像美国那样的联邦制,各个州政府可以自己决定税率。但是中国的地方政府却可以通过监管力度(允许企业一定的偷税漏税)来竞争投资,以促进其辖区内的经济增长。这方面具体文献我忘了,请包涵。
总的来说,经过了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目前的“晋升竞标赛”的制度设计已经是弊大于利。所以题主多第二个问题,我想我也回答的差不多了。
最后,我觉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关键问题时这个制度设计的改革。现在已经有一些算是正向的变化,比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指标不只有GDP,环境等也被纳入到考虑范围。然而这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污染数据造假的情况下,仍然值得怀疑。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