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近年来有哪些迅速衰落的大公司吧……
pjxlovehk 发表于:2015-4-12 22:3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599
福布斯2000强2013年的榜单上,市值在50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有158家,近两年由于美股的牛市,大部分公司的市值都水涨船高了。在这158家公司中,市值增长最猛的是facebook、腾讯和吉利德科学,股价到今天都翻了一倍。事实上,这两年的美股,是个互联网公司和生物制药公司,股价都已经鸡犬升天了。这对应的,正是眼下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革命和基因科技大爆炸。

那么衰落的公司又有哪些呢?
——最醒目的,就是资源类公司。
从哥伦比亚石油、巴西石油、俄罗斯天然气、俄罗斯石油、中海油、挪威石油,到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几乎所有的石油和铁矿石公司的股价都在暴跌,排名前列的几乎都已经跌去了七成。石油价格从150美元跌到了50美元,铁矿石价格一年下跌一半,现在一吨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只要533元,相当于一斤只要两毛六,便宜的你都要偷笑。
资源类公司的衰落已经有些年头了,自从2010年中国的房地产和基建大开发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这些公司的股价就一直处于下跌的大通道中,与之相对应的,就是A股漫漫四年的大熊市。
今年的石油公司尤其命运悲催,据说美国的页岩气革命,让能源产量大大滴增加,而需求还是那么一点,于是俄罗斯卢布危机,把普京都烦透了,巴西经济动荡,世界杯都快办不下去了。
中国都新常态了,普京大帝还不赶紧转型,日子不好混呐。

——非资源类公司中,衰落最明显的是新闻集团。
2011年的窃听丑闻,让新闻集团大受打击,后来公司分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继承了平面出版业务的新“新闻集团”,一个是继承了影视业务的21世纪福克斯。福克斯的表现还不错,新的“新闻集团”就要糟糕的多了。那些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太阳报……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日益发达的时代,只能是江河日下了。
话说,连邓文迪都要给老默戴绿帽子,老默的时代真的是过去了。

——在传统的工业品牌中,衰落最明显的是本田汽车。
你或许有很久没有关注过本田推出的新车了吧?这家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目前在美国正在被大量车主起诉,由于使用的高田公司气囊存在安全隐患,本田在2014年已经在美国召回了超过500万辆汽车。在2014年11月的中国汽车销量榜单上,本田的销量连续第五个月下滑,主力车型雅阁和CR-V同比大幅下跌了20%至40%。在日本市场,本田销量最好的车型飞度,本来计划在春季新款上市,但是此后一直杳无音讯。
这些年来,本田发布的所有新车型都折戟沉沙,再也没有了当年让人眼前一亮的灵气。而曾经的畅销车,雅阁、CRV、飞度都已经卖了好多年,本田,是否该解甲归田了?
本田的衰落,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汽车工业的规模化效应。我们知道,在今天全世界的知名汽车公司中,本田是规模最小的独立汽车公司之一。其他的汽车品牌,早就拉帮结派,像日产和雷诺结盟,克莱斯勒和菲亚特结为亲家,没有规模,高昂的研发投入就没法分摊,新车型没有竞争力,衰落只是迟早的事。

——在新兴的IT行业中,衰落最明显的是IBM。
是的,这个延绵百年的蓝色巨人,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要么找到新的速效救心丸,要么就真的是气数已尽了。
别看蓝色巨人的市值还有1600亿美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相比2013年的榜单,已经整整跌去了800亿美元。二十多年前,IBM从硬件向软件转身,转的很漂亮,世人称之为“大象也会跳舞”。但是这一次,云计算革命又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追随着浪潮,将数据存储到云端,IBM的服务器和大型主机需求严重萎缩。新兴的salesforce发展迅猛,微软、甲骨文的转身都要比IBM更加的快。
IBM的根基正在被摧毁,而奔向云端的步伐明显的迟缓了,时间会等他吗?我们不知道。

将视野拉远一些,我们会发现,被时代抛弃的那些知名大公司,大多处于这么几个坑里——
1,被互联网浪潮推倒的传统行业。比如平面媒体、批发零售、电信公司。
2,被智能手机革命的传统硬件公司。比如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佳能、惠普、宏碁等等。
3,曾经依赖于中国房地产大繁荣时期的上下游行业和周边国家。比如俄罗斯、南美、中亚、非洲的资源输出国。
4,南欧的金融风暴中的难兄难弟们,比如标致雪铁龙,市值只剩下几十亿美元,一直在生死线上挣扎。
5,和中国低成本的新兴产业正面竞争的对手们,比如通讯业的阿尔卡特朗讯,造船业的现代重工,面板产业的台湾友达光电,马上就要轮到智能手机的老大三星了。
你眼里,哪些公司正在或者已经走向衰落了呢?欢迎大家补充分享
本页内容由网友自行在乌鸦部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帖文、图片存储空间服务,帖文(图片)发布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帖文(图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帖文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09 | 只看该作者
说说三星吧。
例证就是我们从12.27放假到1.2,例证就是我所在的厂子物量严重缩水,2013年以前一个月的物量大致在300W,最多上过千万,是一个月的物量,没错一个月有1000W的产量。现在最多在100W,据说2015年还会更少,可能顶天也就100W。S6可能不会在中国做,最多惠州有生产。
原因很多,大家详细的可以去搜搜三星手机衰败的原因,说的都差不离。三星这种大门大户的,不是没有内部变革,但是变革推动起来实在是太难。手机这一块出了Note 4以及低配高价的A3、A5之后,
使用道具
回复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10 | 只看该作者
诺基亚吧,八月份的时候诺基亚中国分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散伙饭,一万多人被裁。
使用道具
回复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11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下答案。看到有很多人提到了微博和htc,在个人看来,2014年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稳中有进,并未有衰落迹象。

微博:微博自2009年诞生,依靠明星资源及媒体优势甩出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几条街。2013年,阿里入股新浪微博,2014,微博登陆纳斯达克,现市值达30亿美元,2014年3月数据,微博月活跃用户达1.29亿。如今,重大的信息和热点段子大都在微博平台发酵,随后流转到其它平台,所以微博仍是除微信外,最重要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另外,背靠阿里这棵大树,微博未来几年的发展让人期待。横亘在微博面前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提高用户的活跃度,拓展三四线城市用户,二是找到除广告、游戏、会员之外的营收渠道。


htc:相信任何一个对安卓历史关注的人,都会对htc的发展史无限唏嘘。htc从代工厂起家,自身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幸运抓住安卓发展机遇,自此进入了狂飙发展时代。想当年Hero、Desire等机型出来的时候,那真是震惊了我等还在用功能机的小白用户。可惜,htc被自己作死。一是三星、苹果崛起,迅速占领高端市场,攫取巨额利润,但htc自G7之后,就未有具有影响力的旗舰机。二是htc自身发展战略的失误。机海战术(每出一款产品都号称是旗舰)、产品价格虚高、价格控制乏力(htc大概是安卓阵营最有名的跳水王),营销不佳,2011年htc市值超越Nokia,市值达339亿美元,但在2013年,htc的市值已蒸发90%。

2014年,htc开始加强同内地运营商的合作,针对中端市场推出了Desire 820并得到不错反馈,上半年发布了高端旗舰M8,这些举措虽未能完全扭转htc的颓势,但据最先的财报显示,2014年Q3,htc同比扭亏,净利润达2100万美元,这说明htc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虽然我个人对htc的未来并不看好,但对于M8,我还是很喜欢的。


———————————————————————————————————————————
常年关注互联网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所以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说2014年衰弱的企业。排名分先后。

1,快播
以P2P技术发家,但是软件平台与内容分离的模式及内容监管的缺失,让快播自始至终摆脱不了盗版、色情的灰色印记。2014打黄扫非横扫网络,成立仅有7年的快播灰飞烟灭。
衰弱指数:★★★★★



2,人人网
前身是05年成立的“校内”,09年“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2011年,人人在美国上市时,市值仅次于百度,是中国互联网市值第三的公司。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人人的发展却裹步不前。移动客户端体验差、无拳头产品、原创内容缺失、用户粘性低、用户增长呈现低迷之势,人人网的发展在三年间一泻千里。2014年,人人宣布重归校园领域,但在第三季度,人人网净亏3810万美元,市值已不足12亿美元。(另有消息称,人人旗下的56将以129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搜狐视频,哎,好歹我以前也是56的忠实粉丝,泪目……)
链接:人人公布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净亏损3810万美元
衰弱指数:★★★


3,迅雷
兴盛于PC时代,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雷的发展无疑是失败的。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及带宽提升,下载的需求急剧减少。第二,迅雷推出一些列功能重复的APP,如手机迅雷、迅雷云播、迅雷看看等,但各个APP功能定位模糊,体验较差。第三,会员充值占迅雷收入较大比例,但2014网络打黄扫非及美国上市,让迅雷会员的收入急剧下降。最近的新闻是,迅雷弹窗因为传播黄色信息而被关停,12月,迅雷上市半年股价被腰斩,市值跌破6亿美元。另,作为一个宅男来说,云播技术被停,真是不能忍。
链接:迅雷上市半年股价几被腰斩:市值跌破6亿美元
衰弱指数:★★★


4,凡客
模仿PPG,以电话直销模式售卖男士衬衫,凡客前期知名度迅速打响。凡客体广告、全免运费、24小时送货、30天无理由退换货,凡客声望于2010年达到顶点。但随后,凡客开始了无序扩张。凡客开始做起男女装、鞋子、电饭锅、拖把等产品,并开通了V+平台。无序扩张带来的是滞销产品的库存成本增加,V+平台流量转化率不高,也间接侵蚀了凡客品牌。2014年,凡客重新回归低价+品质的服装领域,但瘦身后的凡客并未有复苏迹象。
衰弱指数:★★★


5,Sony
2014对索尼来说,倍显煎熬。索尼未像三星那样,抓住安卓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其智能手机业务的发展一直较为被动。Xperia高端系列虽获得极大赞赏,但因营销、渠道整合的缺失,美誉度并未能转化成销量,且一年两旗舰的模式也屡遭质疑。但让人惊喜的是,PS4的销量倒是打破记录。根据最新财报显示,索尼2014年净亏1284亿日元,同比扩大2倍,智能手机成主要亏损,索尼移动表示,以后不会再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智能机。
链接:索尼发布2014财年财报:净亏1284亿日元 同比扩大2倍_TechWeb
衰弱指数:★★★


6,三星
三星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强大的产业链整合功能,拥有自家技术的显示屏和处理器,不受制于人。二是抓住了安卓发展黄金时期,营销投入及效果超群(对比sony、htc,你就知道三星营销真的很拼)。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让三星成为与苹果并驾齐驱的科技公司。但到了2014年,三星巨人可谓疲态尽显。手机市场增速放缓,高端市场,S5不尽如人意,Note4遇见iPhone6和iPhone6 plus,在中低端市场,又有中华酷联米魅围剿。2014年对于三星来说,日子确实不好过。
衰弱指数:★★


7,Intel
在PC时代,Intel作为处理器巨头,其发展可谓无往不利,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Intel的发展却屡遭挫折。早年采用ARM架构拓展移动业务,最后却卖给Marvel;凌动背景下的上网本不仅牺牲了用户体验,商业模式也未搭建起来。与Nokia共建的Meego系统过早夭折,更是让人无限唏嘘。在最为重要的智能手机业务中,Intel更是被高通虐的找不着北。好在Intel已积极布局平板及手机芯片业务,2014年,或许是Intel的转折点。
衰弱指数:★★


8,聚美优品
12月1日,聚美开盘后连续2天下挫,相比上市时34亿美元市值,聚美优品目前市值24亿美元已缩水30%。聚美在2014年衰弱隐现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增长放缓业绩不佳。11月,聚美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1.577亿美元,连续2个季度环比0增长,不及分析师预期。第二,假货风波。从若干用户发微博说买到假货,到祎鹏恒业被腾讯科技曝光,聚美从建立伊始,就无法摆脱假货的困扰。第三,竞争领域陷入红海。京东、1号店、阿里等巨头对化妆品领域的细分化,整合了乐峰的唯品会,瓷肌、囍皂、牛尔在天猫建立的化妆品B2C。在化妆品电商领域,聚美面对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对于聚美来说,真正需要花力气解决的,是如何在世界彩妆巨头严控渠道、产品的情况下,以合适的价格拿到正品货源。
衰弱指数:★★



9,360
这个问题知乎已经有很多人讨论了。引用一下知乎最好的回答。
奇虎 360 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 - 周鸿祎(人物)
1,搜索增长乏力。PC端全线产品接近饱和,360搜索份额增长遇到了瓶颈。
2,移动端增长渐为人后。BAT三大巨头疯狂用资本和资源布局移动互联网压力下,360步履维艰。
3,资金缺乏。仅仅依靠导航网址、应用分发、游戏、广告等收入的增长明显不能满足目前移动互联网市场野蛮增长的需要。
4,各方夹击。来自百度系、腾讯系、金山系的围攻,而且众多企业纷纷站队,让360在移动端的发展极其被动,合作受限。
衰弱指数:★



10,乐视
7月,广电总局针对互联网电视及机顶盒下发监管令,并点名批评乐视盒子等产品。乐视盒子受到极大影响,7.16-7.17日,乐视股价大跌,市值蒸发63亿元。11月,腾讯科技爆出,乐视网早期的投资方汇金立方背景复杂,乐视被指与政治腐败有所关联。12月24日新闻,乐视股价下挫,市值一周内蒸发57亿。
对于乐视来说,2014年绝对是命运多舛。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对于乐视来说意义重大,但在政策的压力之下,乐视盒子遭遇重创。但随着贾跃亭的回归及在智能电动汽车的投入,乐视在2015年的发展让人期待。
链接:乐视网市值一周蒸发57亿 汇金立方相关股票大跌
衰弱指数:★


11,搜房
5月28日,杭州9家中介公司下架搜房网所有房源。6月,搜房网在北京、广州、成都遭到房产中介联合抵制。8月5日,19家中介召开发布会宣布,即日起将下架在搜房网的所有房源。当天,搜房网股价跌幅逾7%。
在2014年房地产市场下行,线上广告锐减的情况下,搜房网也开始从“媒体”向“房地产中介”转型。搜房网宣布13亿美元入股世联行和合富辉煌,意图抢夺房地产中介蛋糕,但搜房的这一转型无疑触动了众多房地产中介公司的痛点。
搜房网的转型之路必定是漫长而充满坎坷的。首先是搜房转型O2O涉及几十个城市的布局和众多门店、人员管理问题。其次,搜房也要面临扭转消费者长期消费和认知习惯的难题。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普遍认为网站是信息获取、对比、预筛选的平台,对于交易服务,他们更倾向于交给经纪公司。
衰弱指数:★
使用道具
回复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13 | 只看该作者
全是终端的消费类企业。。。怎么没有人谈谈上游的原料企业和中游的制造业。。
使用道具
回复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1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都在关注那些上市公司呢?本人是皮佬,敢问有人关注整个制造业吗?!!2014年整个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多么严寒的冬天,东莞这边鞋厂包厂无论大小,老板跑路的跑路,自杀的自杀,你们有关注到吗,多少民营企业现在处在水生火热的时候,入不敷出,市场冷清,制造业大国不是一句口号好吗?人工费高居不下,成本提高,利益空间一再被压缩,工厂破产倒闭,工人下岗,如果这么多失业人口没及时找到工作,有想过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吗?!2015年将会是一个更加寒冷的季节,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
使用道具
回复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1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互联网行业的,所以就说说互联网行业相关的吧,也看了其他一些回答,基本上也涵盖了。
1、人人网:人人网的衰落并不是从2014年就开始了的。基本上是同开心网一个时间段开始走下坡路的。主要是产品定位、目标用户定位有关,定位模糊不清,社交关系强弱不分,用户粘度低。
2、迅雷:云端存储的迅速崛起,带宽障碍的消除以及视频网站内容的不断丰富,使得下载成为鸡肋。
3、凡客:兴起时间点和人人网差不多,衰落时间点也差不多,原因也差不多。
4、聚美优品:衰落还说不上,单纯股价的在一段时期内的下跌也不能说明它的衰落。垂直类电商最重要的还是目标用户定位准确、货源可靠有保障、价格优势、便捷高效、用户体验好。
5、乐视:兴起原因可以归为会讲故事,不断的讲新故事支撑股价。股价一跌就申请临时停牌。产品无多大特色,多屏联动和互联网电视以及自制内容并无多高门槛。这种公司衰落是必然早晚的事。但这两三年,很多人包括其内部员工通过股价上涨赚了个钵满。
6、360:靠免费杀毒和浏览器起家的公司,虽周在多年前做过搜索,但是时过境迁,搜索技术和商业路径已时过境迁。搜索是一种用过忠诚度和认知偏见很高的领域,且搜索质量关键在于对数据的长期积累,用户对平时使用的搜索引擎已形成很难改变的认知偏见。360搜索初期依靠浏览器导流以至于目前形成的瓶颈,很难突破。
7、新浪微博:虽然2014上市且有阿里巴巴可依靠,但是因为垃圾信息和营销内容太多,造成用户活跃度急剧下降。再就是给人的印象是无长远规划,战略模糊。
8、微信:虽然拥有6亿多的用户,但是整个2014年并无多大亮点,建立在社交关系上的商业模式如微店、营销、微支付、O2O给人的感觉就是还找不到北。单纯的社交功能长期也不足以支撑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微信电话本因用户体验和无法突破运营商的流量基础设施,也无特色。
使用道具
回复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14 | 只看该作者
人人网:我记得我刚上大学的那一年应该是人人网临近衰败的最后一年,那时候刚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和一群陌生的人相处,对于以前的同学朋友怀念极了。于是注册了人人,打开网页直接看到的就是新入学大学生直通窗口,不由得感叹人人做的真是人性化极了。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人人几乎只是承载分享视频这一项功能。在南方上学的朋友说上海人喜欢用人人,北方人喜欢用qq。具体没有调查,不过人人的确在实时分享之类的功能上成为不了Facebook,被qq占去大部分市场。后来随着微信的兴起,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人带给我手机的,竟然是一个屎一样的客户端~连最喜爱的视频分享都在客户端上被取消了。我觉得人人败,就败在移动互联。如果他们当初不以怎么做中国的Facebook为思路,而是怎么顺应潮流做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优秀社交网站来出发的话,应该不会败的这么惨。
使用道具
回复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16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企业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这似乎是很多普通人的直观感受:曾作为日本制造代表的索尼、东芝、夏普、松下等知名企业近年来先后陷入亏损泥潭。以索尼为例,这家曾以walkman风靡全球的企业2008年以来累计亏损了117亿美元,在不断裁员、卖楼、拆分资产后,依然难以实现盈利。现任CEO平井一夫上台后力推智能手机,但今年的销量远不及小米——一家68年的老牌企业竟被一家刚成立4年的中国公司轻松打败。
    这种直观感受加之中国经济超越日本的现实,让不少人觉得中国有了睥睨日本的资本。不过,日本企业真的已经衰落了吗?日本经济真的是失败案例而没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了吗?
    “大家都在关注‘僵尸企业’,但有很多伟大的企业大多还不为人所知。这是一场安静的变革。”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日本商业教授Ulrike Schaede如此认为。
    的确,来自苹果和中国企业的双重挑战,令索尼等日本消费品企业近年来快速衰落,但个别企业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整体日本企业和经济的衰落。日本不同于芬兰,在苹果崛起后,芬兰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哀叹,芬兰经济(诺基亚和芬兰造纸业)遭遇了苹果两次沉重打击。但在日本,却听不到类似抱怨。
    作为消费品品牌,索尼手机的确惨败给了苹果甚至小米,但作为产业链上游的高价值部件商,索尼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鉴于索尼在相机传感器领域的领先地位,苹果全系手机,包括最新的iPhone6的图像传感器均来自于索尼。不光是苹果,包括小米、华为、oppo等知名国产手机也几乎全部采用索尼的图像传感器。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索尼今年7月宣布斥资3.45亿美元增加图像传感器产能。
    类似的例子还有松下。虽然作为手机、等离子电视生产商的松下的确失败了,但在非消费品领域的松下却依然是行业翘楚,尤其是在电动车电池方面。松下已和美国著名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合作,将在美国内华达州兴建一家耗资50亿美元的电池生产厂。
    事实上,不少日本知名企业都在重新调整自己的策略:退出消费品领域,转战产业链上游的高端材料、高价值部件,或者重新回归工业品制造领域。奥林巴斯目前的主要收入来自医疗,富士在胶卷逐渐停产后转战医疗和工业材料,日立则彻底放弃家电业务将精力集中在通信、电力、重型机械等领域。而财报显示,这些转型都相当成功。
    此外,日本企业并不止于索尼、松下这类知名企业,日本企业真正强大的是在于那些在本行业领先却很少为公众所知的“隐形冠军”。再以iPhone6为例,除镜头组件来自索尼外,超小型MLCC(积层陶瓷电容器)来自田村制作所,摄像头模块出自三美电机和阿尔卑斯电气,电池出自索尼和TDK,散热片出自KANEKA,水晶部件出自精工爱普生和日本电波工业……日经技术在线工程师对手机的拆解结果显示,iPhone6和iPhone6plus配备的1300个电子部件,其中约700个是日本制造,超过半数。
    小到手机,大到飞机,日本的“隐形冠军”企业无处不在。给优衣库供应服装面料的东丽公司同时也给波音飞机提供制造机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参与波音787梦想飞机制造的还包括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等60多家日本企业。整架波音787飞机有35%的部件由日本企业制造,35%由波音制造,其余部件由其他国家提供,难怪波音787被称为“准日本产”机型。
    虽然个别消费品企业近年来日渐衰落,但整体来看,日本企业尤其是很多深度整合在国际产业链中的日本企业表现依然相当优秀,而这构成了日本经济最为坚实的基础。据SMBC日兴证券的统计,日本大型公司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利润较上一财年增长了69%,成为推动日本股市近来不断上涨的根本力量。
    回到最初的问题——日本企业真的不行了么?日本真的已经被中国超越了么?真的已经没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了么?在日本企业提供了iPhone6超过一半部件,而中国企业仅能挣几美元加工费的今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今,产品的代际更替越来越快,消费品品牌总是速朽的,诺基亚已经濒死,微软也已迟暮,正如日中天的三星突显衰落迹象,苹果神话被打破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时代,索尼衰落不是日本企业的悲哀,而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没有任何消费品企业能够稳坐江山。
    芬兰最终会失去诺基亚,美国会失去苹果,中国会失去小米,但支撑诺基亚、苹果和小米发展的无数技术公司和部件供应商并不会消失,而这些在各自领域不断推进技术进步的公司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因此,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眼光不应盯着个别“露出水面”的最终消费品品牌,而更应关注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巨大产业冰山。和日本相比,中国经济和创新的“底盘不稳”才是最值得担心的事儿。
使用道具
回复
admin 匿名乌友  发表于 2015-4-14 12:19 | 只看该作者
说说李宁吧
去年11月17日,李宁公司发布公告,原代理行政总裁金珍君退任,公司创始人、前奥运冠军李宁将在“过渡期”亲自担任行政总裁。

从2012年7月被委任为行政总裁,到今年3月被任命为“代理行政总裁”,再到此次退任,金珍君,这位韩裔美国人、“达芙妮”曾经的“救世主”为何没能扭转“冠军”品牌的失落?

如果说2012年度亏损19.8亿元,还是李宁公司在为过去犯的错埋单的话,那么2013年度再度亏损4亿元,金珍君恐怕已经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品牌定位模糊,可能是李宁公司近年来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2011年,李宁公司高调宣布品牌重塑,将“一切皆有可能”变为“make the change”,将目标人群锁定在“90后”。“但是显然,李宁没能真正把握90后的真实心态和喜好,反而与市场不断脱节。”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专家李屹松表示。

作为运动品牌,李宁在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飘忽不定。“耐克之于篮球,阿迪达斯之于足球,李宁之于什么?”李屹松说,在各个运动项目上平均用力,每一项都不温不火,使得李宁最终迷失了方向。公开资料显示,金珍君履新的28个月里,为了节省成本,李宁不仅和多位有影响力的国际运动明星解约,甚至将赞助多年的中国体操国家队拱手让给了安踏。

这样的成本控制措施不仅没有改变李宁连年亏损的局面,还使公司数十年打下的江山“一朝溃败”。2013年以来,国产运动品牌在经历了金融海啸的洗礼之后,行业龙头纷纷走出低谷。而李宁“江湖老大”的位置却在不断扩张直营门店、解约巨星甚至压缩研发开支中,被安踏悄然超越。

数据显示,2013年,安踏销售收入达73亿元,而李宁只有58.3亿元。而2014年中期,安踏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近30%,李宁的亏损却进一步扩大到5.86亿元。

如今,李宁暂时掌舵,这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3枚金牌的获得者,这位实现了从“体育巨星”到“商业明星”华丽转身的奥运冠军,是否能够再次上演奇迹?
使用道具
回复
相关推荐
无需安装,微信扫码体验乌鸦部落移动端

关闭

乌鸦部落